【港大研究】居加國亞裔嬰花生過敏較白人高4倍 養有毛寵物及適量用清潔劑減過敏情況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5/28 00:00

分享:

分享:

黃世萬(右)建議家長餵哺母乳,在家中飼養有毛寵物,為嬰兒營造天然且細菌多樣化的成長環境,避免剖腹分娩。

嬰兒腸道菌群發展不健全,可誘發食物敏感。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的一項研究揭發,亞裔母親移居西方國家,誕下的子女腸道中益菌類桿菌屬含量低,對花生過敏的比率較白人嬰兒高4倍;另外剖腹生產、過量使用清潔劑,亦窒礙嬰兒免疫系統發展。研究團隊建議避免環境過分乾淨,飼養有毛寵物,有利嬰孩接觸多元的微生物,減低過敏和哮喘的機會。

類桿菌屬對免疫系統、細胞發展和傳送訊號,一般而言,隨年齡增長而增加,為小孩腸道微生物組成熟的指標。由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黃世萬帶領的研究團隊,收集了1,422名在加拿大出生的初生嬰兒長至3歲的數據,約170名嬰兒擁有亞裔血統,當中20.8%嬰兒擁有食物敏感,而其中17%屬花生敏感,結果顯示擁有低水平類桿菌屬的嬰兒在3歲前,出現花生過敏的機率比普通嬰兒高出近3倍,當中亞裔母親的嬰兒的過敏機率更高達8倍。

黃世萬解釋,亞裔人士食物敏感的機率較少,但亞裔母親移居西方國家,產期前後面對環境和飲食習慣突然改變,影響嬰兒腸道內菌群的全面發展。

另外研究亦發現,剖腹分娩的嬰兒類桿菌屬數量一直維持低水平,黃世萬表示,嬰兒出生時皮膚最先接觸空氣中有害的微生物和污染物,而非首先接觸母親含眾多益菌的陰道,減少了嬰兒接觸有益細菌的機會,導致腸道微生物組數量不明顯。

黃世萬補充,長期飲用配方奶粉、生活環境過度使用化學清潔劑、服用過量抗生素,亦是嬰兒食物敏感的原因,建議家長餵哺母乳在家中飼養有毛寵物,為嬰兒3歲以前,營造一個天然且細菌多樣化的成長環境,如非醫療需要避免剖腹分娩,則可減低患上過敏性疾病和哮喘的機會。

已打2劑疫苗滿14天可縮短檢疫期 一文看清不同地區返港人士安排:https://bit.ly/3nXRuSY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陳麗娜